數字金融
-
《支付失敗的實際影響報告》:七成企業和金融機構受其支付失敗率困擾,每筆失敗或修復支付的平均成本達12.10美元
近日,律商聯訊風險信息(LexisNexis?RiskSolutions)發布《支付失敗的實際影響報告》,分析全球跨境付款的表現,剖釋共400名付款行業行政主管的見解。 -
拆解A股首份銀行年報:平安銀行不良率上升,零售金融凈利潤貢獻度降低至43.6%
零售金融凈利潤貢獻度降低,至43.6%。 -
3·15前夕,金融機構消保法正式實施,哪些銀行踩雷?
2022年12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金融機構消保法》,并將其定位為銀保監會在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制定的基礎性、綱領性文件。這意味著《金融機構消保法》將成為金融機構內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建設最重要的依據。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愛君解讀國家數據局組建:數字經濟發展迎來新機遇
機構的設置意味著我國將迎來一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和步入快速和有序發展的軌道。 -
高價留學換來一張廢紙?成都科仕捷被指涉嫌詐騙
眾多周知,出國留學類教培客單價高、信息不對稱嚴重,如果是正規機構尚能保障學員權益,一旦落入不合規機構陷阱,可能最終只能換來一張廢紙。 -
660家機構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5家消金公司試水,中郵消金掛拍首單個貸不良資產包
消金機構資產質量承壓。 -
公司更名獨立運營,江湖再無國美金融
對于品牌升級,盈美信科相關負責人也稱,本次品牌煥新,也更加準確地反映出盈美信科作為獨立運營的法人主體,具備完備的公司治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