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科技港股二次遞表:母嬰電子產品受益北美市場,超過88.2%的收益源自出口
文:雪梅
7月23日,聚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智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新華匯富為其獨家保薦人。此前,該公司曾于2025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遞表。
據招股書,聚智科技是一家母嬰電子產品制造商,于2018年在湖北黃岡成立,主業經營嬰兒監護器,旨在提升父母與嬰兒的日常生活質素。公司計劃通過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用于業務擴展和技術研發。

受益北美市場,超過88.2%的收益源自出口
近幾年,國內新生兒數量大幅下降,國內很多母嬰企業遭受重創。與國內相比,美國與歐洲等發達國家消費者收入水平更高,且更關注兒童安全。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北美地區過去幾年對于嬰兒監護器的需求強于其他地區,市場規模在2019年-2023年的復合年增速為9.6%,高于歐洲及其他地區。為此,國內部分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渠道,向歐美地區出口母嬰電子產品,聚智科技便是其中一家。

早在2016年,公司就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產品銷售業務。歷經多年發展后,到了2023年,聚智科技已是國內出口至美國的第三大嬰兒監護器廠商(按數量計),市場占有率約為14.6%。
報告期內,聚智科技有超過88.2%的收益源自向世界各地其他不同國家及地區(如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及英國)銷售產品。
按2024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公司在所有經營線上銷售的出口商中排名第一,占據38.7%市場份額。按出口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公司在其他出口商中排名第三,前五名于2024年的市場占有率依次約為37.7%、18.7%、17.4%(本公司)、14.7%及2.3%。
不過,這種市場結構,對聚智科技的經營來說有喜有憂。憂患在于:公司較為依賴美國市場,且存在單一產品結構的問題,幾乎相當于“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年營收4.6億凈利9469萬,營銷開支占比近20%
招股書顯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度截至4月30日止四個月,聚智科技分別錄得收益約為1.90億元、3.48億元、4.62億元、1.50億元人民幣,期內利潤分別約為3482.2萬元、6336.6萬元、9469.3萬元、2831.4萬元人民幣。
從成本構成來看,聚智科技的研發費用和營銷費用差異巨大。
公司研發開支一直處于低位,而銷售及營銷開支則一直高位運行,是同期研發開支的近10倍。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475.3萬元、530.1萬元、687.5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約為2.53%、1.52%和1.98%;同期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3933.3萬元、6064.6萬元、6792.9萬元,占相應年度/期間總收益的比例分別約為20.6%、17.4%及19.5%,遠高于研發費用率。
換句話說,聚智科技的業績依賴營銷。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的構成,主要為平臺傭金和廣告開支。
報告期內,聚智科技在第三方電商平臺傭金上的花費占總營銷費用的比重分別為49.1%、45.1%以及41.4%;其在營銷及廣告開支上的花費占總營銷費用的比重分別為43.1%、48.3%以及52.5%。
平臺傭金是公司在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產品時需支付的費用,隨銷售額增加而增長;廣告開支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銷量,涵蓋電商平臺廣告投放、社交媒體推廣等,據招股書介紹,這部分開支主要也是用于第三方電商平臺的。

退貨率連續3年超過8%,證監會要求補充涉外合規意見
著力于亞馬遜以及使用降價策略確實提高了銷量以及擴大了產品覆蓋人群,但也會帶來不少問題,產品退貨率高便是其中之一。
報告期內,聚智科技的產品退貨銷售總額分別為人民幣1720萬元、人民幣3420萬元以及人民幣3330萬元,占相應年度/期間總收益約7.8%、8.1%以及7.8%。其中,在亞馬遜平臺上的退貨率在報告期內分別為9.0%、8.3%以及8.2%。
公司表示,公司2023年產品售價下降,主要由于公司調整部分型號的價格,作為滲透市場的其中一項營銷策略。
以價換量,對聚智科技的毛利率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2023年,公司毛利率為45.8%,較2022年的51.2%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公司就若干嬰兒監護器型號提供折扣優惠,作為爭取更多市場份額的營銷策略其中一環。

此外,聚智科技第一次遞表時,證監會要求公司補充說明架構搭建涉外的合法合規的結論性意見
據媒體報道,4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公示(2025年4月3日—2025年4月10日)》,證監會國際司共對7家企業出具補充材料要求。其中公示提到,要求聚智科技補充說明架構搭建所涉外匯登記、境外投資、外商投資、稅費繳納等監管程序履行情況及合法合規的結論性意見等。
證監會請公司補充說明以下事項,請律師核查并出具明確的法律意見:
(1)架構搭建所涉外匯登記、境外投資、外商投資、稅費繳納等監管程序履行情況及合法合規的結論性意見。(2)集中新設湖北康爾達等9家境內企業并收購博學多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的原因、對價、定價依據及轉讓方稅費繳納情況,收購前被收購公司與發行人的關聯關系情況。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41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