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消金ABS資質落地:信貸資產流轉的制度性突破
文|姜林燕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近日批復顯示,平安消費金融于2025年7月24日正式獲得信貸資產證券化(ABS)業務資格。
這家成立僅五年的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金50億元。中國平安持股30%,其余股東包括融熠有限公司、未鯤(上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錦炯(深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獲得ABS業務資格意味著平安消金可將信貸資產打包出售給投資者,釋放信貸額度用于新增貸款投放。在總資產突破542億元之際,這張牌照為其增長引擎注入新動力。
金融監管機構在批復中明確要求,平安消金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需嚴格遵守《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履行信息登記程序,有效防范風險。
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在于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打包,轉化為資本市場可自由流通的證券。對消費金融公司而言,ABS是除同業拆借、銀團貸款外的重要融資渠道。
在獲得ABS資質前,平安消金融資渠道相對有限。該資質意味著公司可將存量信貸資產證券化,在資本市場回籠資金,進而支撐更大規模的信貸投放。
資產證券化不僅能優化資產負債表結構,更能降低融資成本。對持有542.93億元總資產的平安消金而言,開通ABS渠道將顯著提升資金運營效率。
業績方面,平安消金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85億元、36.27億元(同比增30.2%)、45.19億元(同比增24.6%);凈利潤分別為1.87億元、4.9億元(同比增162%)、10.2億元(同比增108%)。
同時,公司資產規模近三年快速增長:2022年總資產347.75億元,2023年增至405.91億元,2024年末達542.93億元。
資本充足率指標顯示,截至2024年末,平安消金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22%和13.27%,杠桿率維持在10.62%。在持續擴張背景下,ABS渠道打通將為公司提供更多流動性管理工具。
今年7月初,平安消金公布了17家合作增信服務機構名單,涵蓋融資擔保公司等機構。
名單中既有平安集團關聯企業平安融易(江蘇)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也包括多家頭部科技企業旗下機構:福建智云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屬信也科技)、天津越信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屬小贏科技)、福州奇富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屬奇富科技)等。
這些合作伙伴構成了平安消金的助貸生態網絡。在消費金融行業,助貸模式已成為拓展客戶、分散風險的關鍵路徑。
猜你喜歡
2025上半年消金融資圖譜:金融債121億、ABS近100億,利率普降至2%創歷史新低
告別規模擴張:低成本融資時代,消金機構比拼精細化運營
WEMONEY研究室
共2863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