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熱力追蹤:光伏“反內卷”引爆行情,醫藥AI雙主線蓄勢
公司研究室
文/虎山
市場分化加劇,行業主題基金站上風口,ETF資金流向揭示主力最新偏好
7月以來,A股市場在震蕩中呈現鮮明結構性特征。上證指數依托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頑強收紅,而創業板則受科技類板塊拖累表現低迷。
在這一輪市場分化中,光伏產業鏈集體爆發,通威股份強勢封板,光伏ETF指數基金單日大漲近5%。與此同時,ETF市場資金流向發生顯著變化——行業主題ETF吸金明顯,而A股寬基產品遭遇大幅減持。截至7月初,全市場ETF總規模已突破4.3萬億元,在震蕩市中持續吸引配置資金。
光伏“反內卷”:政策驅動行業拐點
光伏板塊近期成為市場最亮眼的明星。2025年7月8日,光伏產業鏈全線爆發,帶動光伏ETF指數基金盤中大漲近5%,新能源50ETF、創業板50ETF同步漲超2%。
這一行情的核心催化劑來自政策層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門召開光伏行業制造業企業座談會,高層對“反內卷”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參會企業負責人表示,會議給予行業發展“極大信心”。光伏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預期正在增強。華創證券分析指出,硅料收儲、光伏玻璃減產、高層“反內卷”會議等一系列事件,正在改變市場預期。
在行業基本面方面,光伏市場已進入“出清深水區”。中原證券認為,去庫存和去產能是行業供需改善的必要舉措。隨著行業自律推進及供給側政策落地,產業鏈價格及盈利有望觸底回升。目前光伏行業價格及盈利均處于底部位置,在供給側政策的修復預期下,板塊正迎來持續性反彈。
反映到具體產品,碳中和ETF(159790)連續三日收陽,7月10日再度上漲0.69%,成為資金布局光伏修復行情的重要工具。該基金作為全市場規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題基金,聚焦電池、電力、光伏設備等低碳主題公司,受益于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覆蓋社會經濟各領域與減碳相關的龍頭企業。
醫藥與科技:雙主線引領成長賽道
除光伏外,科技成長領域的兩大主線同樣引人注目,而醫藥板塊則在上半年展現出驚人爆發力。
醫藥生物板塊無疑是2025年上半年的最大贏家。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業績表現最好的基金是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QDII),業績增長86.48%,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幾乎全部是創新藥。主動股票型基金中,華安醫藥生物A以66.44%的業績增長摘得桂冠,混合型基金中長城醫藥產業精選A增長75.18%。創新藥領域的強勢表現源于產業基本面的實質性突破。
平安醫藥精選基金經理周思聰指出:2025年,中國創新藥行業迎來 “出海爆發、國內放量、集體盈利”的三重機遇,從研發投入期轉入收獲期。
在科技領域,兩條主線值得關注:
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正在快速完善。硬件端的持續建設疊加應用端的不斷探索,使得AI產業展現出深遠的投資價值。海外AI芯片龍頭公布的下游需求數據超出預期,打消了市場對宏觀經濟影響AI硬件投資節奏的擔憂。除GPU外,AI ASIC芯片龍頭也給出了超預期的中期業績指引,印證了人工智能需求的強勁勢頭。
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確定性持續提升。雖然海外需求存在短期波動,但國內需求已經吸引各大廠商加入研發賽道。隨著落地場景的逐步探索,這一新興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期。
北交所主題基金成為上半年另一匹黑馬。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上半年業績增長82.45%,在全市場基金中排名第二。北證50指數上半年累計上漲約39.45%,相關主題基金占據全市場公募基金漲幅前十中的八席,專精特新企業的長期價值凸顯。
防御策略:紅利與周期的價值重估
在市場震蕩期,紅利策略展現出強大的防御特性。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當周,紅利指數上漲2.08%,領跑主要寬基指數。
銀行板塊表現尤為亮眼,成為支撐大盤的關鍵力量。東吳證券在金融產品跟蹤周報中指出,銀行板塊在中報節點后繼續表現強勢,是后續確定性較高的方向。
從日歷效應看,7月份往往存在特定周期性機會:鋼鐵板塊受益于高溫減產預期,有色金屬可能因美聯儲降息預期而走強,國防軍工則因閱兵等事件催化。
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本周鋼鐵行業以5.27%的漲幅領跑各板塊,建筑材料(3.96%)、銀行(3.77%)緊隨其后。在ETF市場,紅利低波ETF單周吸金7.09億元,顯示資金對穩健收益品種的青睞。
防御性配置成主流
在市場震蕩期,資金防御性配置特征顯著。7月7日,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單日凈流入4.77億元,在科技板塊回調背景下凸顯避險價值。
固收類ETF同樣獲得增持:南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流入4.05億元,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流入3.74億元,反映投資者對低風險資產的偏好升溫。
從行業分類看,金融地產ETF單周吸金43.53億元,成為最受資金青睞的板塊;TMT板塊緊隨其后,獲得28.71億元凈流入。
細分領域中,證券ETF(13.06億元)、科創芯片ETF(13.48億元)成交活躍,成為資金布局科技與金融結合點的重要工具。而資金撤離方向集中在流動性敏感品種:海富通中證短融ETF遭遇11.31億元凈流出,嘉實中證A500ETF份額減少3.24億份,顯示中小盤成長風格暫時遇冷。
下半年,震蕩中的結構性機會
當前市場面臨多重關鍵節點,7月下旬的重要會議將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結構性政策值得期待。
易方達基金余海燕在7月展望中指出,年中進入中報預告密集披露期,業績表現將成為短期焦點,市場交易重心或逐漸向績優方向轉移。
外部環境同樣影響市場:7月9日是美國與多國“對等關稅”談判截止日,若未延期,部分國家關稅稅率可能再次抬升,帶來較大不確定性。銀河證券提醒下半年三大風險點:關稅擾動、美元信用體系承壓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上升、以及地緣風險導致的商品輸入型通脹壓力高企。
在這一背景下,招商證券提出了 “雙輪驅動”的投資框架:“反內卷”和AI構成推動市場的兩大核心力量。一方面,“反內卷”驅動企業削減資產開支,出清過剩產能,改善經濟供求關系;另一方面,AI技術革命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擴散的投資機會。
從配置策略看,偏大盤風格且績優的核心資產(如中證A50、滬深300)以及價值屬性的紅利風格(如中證紅利)值得關注。同時,科創板50指數代表的科技核心資產及恒生創新藥指數等創新產業方向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
基金產品配置指南:
華安中證光伏產業ETF(159618):緊密跟蹤中證光伏產業指數,覆蓋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等光伏全產業鏈龍頭企業,成為本輪“反內卷”行情的直接受益者。
華夏中證內地低碳經濟主題ETF(159790):全市場規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題基金,聚焦光伏設備、電池、電力等低碳企業,在政策與基本面雙輪驅動下表現穩健,近期沖擊三連陽。
創業板50ETF(159949):覆蓋陽光電源、錦浪科技等新能源領軍企業,規模大、流動性好,是把握成長風格反彈的利器。
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上半年收益率58.77%,精準布局榮昌生物、科倫博泰生物-B等港股創新藥龍頭,受益于中國創新藥出海爆發趨勢。
對于穩健型投資者,中證紅利ETF提供“波動低、高分紅”特性,在震蕩市中防御屬性突出。而看好AI產業趨勢的投資者可關注科創芯片ETF,該產品單周吸金13.48億元,成為資金布局半導體國產化的重要工具。
南方基金、華泰柏瑞和平安基金近期集體申報中證通用航空主題ETF,低空經濟或成下一個風口。市場在關鍵點位反復震蕩中凸顯資金調倉痕跡,隨著政策窗口臨近和宏觀經濟數據逐步披露,板塊輪動將更加頻繁,投資者不妨在產業趨勢與盈利確定性間尋找最佳平衡點。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97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