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港股銀行退市!預虧超17億,九臺農商行獲吉林國資溢價70%收購擬退市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彥強 編|劉雙霞
繼錦州銀行后,又一例港股銀行退市!
7月3日晚間,九臺農商行(06122.HK)發布重磅公告,宣布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金控”)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對公司所有已發行的H股和內資股發起全面現金要約收購。若收購完成,該行H股計劃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

圖片來源:九江農商銀行官網
公告顯示,中金公司將代表要約人就收購所有已發行H股作出自愿有條件全面現金要約,H股要約價為每股0.70港元;內資股要約價為每股0.63元人民幣。
據披露,吉林金控將不會提高要約價,且不保留如此行事的權利。0.7港元/H股的要約價較最后交易日收報的每股0.41港元、最后交易日前3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每股約0.44港元、最后交易日前6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每股約0.49港元、最后交易日前9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每股約0.64港元,分別溢價約70.73%、60.86%、42.93%、8.82%,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歸屬于該行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折讓約80.16%。
公告稱,假設要約獲全數接納,吉林金控根據要約應付的總現金代價將約為6.77億港元(H股要約而言)及25.88億元人民幣(內資股要約而言)。
九臺農商行在公告中明確闡述了退市原因:近年來財務表現和狀況持續下滑,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挑戰。公司認為,以非上市公司的身份進行運營,將更有利于其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對業務、架構和戰略方向進行必要調整。
據悉,退市后九臺農商銀行將繼續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主責主業。吉林金控仍將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該集團業務、架構及/或方向提出策略調整意見。除公告上文所披露者外,吉林金控將盡可能維持九臺農商銀行現有業務。
吉林金控成立于2015年2月16日,控股股東為吉林省財政廳,截至公告日期直接及間接持有吉林金控約96.82%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九臺農商銀行是中國吉林省的一家農村商業銀行,由原九臺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成立,于2017年1月12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繼重慶農商銀行后在香港上市的全國第二家農商銀行。
九臺農商行于2025年3月12日上午九時停牌,股價0.41港元/股,PB(市凈率)為0.12倍,總市值約21億港元。自上市以來,股價從最高點3.591港元/股一路下跌,跌幅達88.58%。
與退市公告同日發布的盈利預警更為直接地揭示了該行當前的困境:九臺農商行預計2024年度凈虧損額在17億元人民幣至19億元人民幣之間。
該行解釋稱,主要原因是該行主動實施減費讓利措施支持實體經濟以降低客戶融資成本,導致報告期內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同時,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部分行業及客戶持續承壓,集團通過實施更嚴格審慎的資產風險分類,對信貸資產的風險狀況進行充分評估,相應加大撥備計提增強風險抵抗能力所致。
事實上,近年來,九臺農商行業績增長放緩乃至倒退。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九臺農商行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14.70%、3.69%、- 16.41%;歸母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26%、49.05%、- 90%。
九臺農商行成為繼錦州銀行后,近年第二家主動退市的港股中小銀行。錦州銀行已于2024年4月15日正式從港交所退市?。
未來,更多掙扎在“仙股”邊緣的港股區域性銀行,或將在退市與堅守間做出類似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