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王上位:誰在為章盟主做嫁衣裳?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雪梅
8月28日,滬深兩市先大幅下跌,尾盤再強烈反彈,幾乎同步走出來深V走勢。
這一天,寒武紀(688256.SH)為代表的芯片股最為強勢。
當日,科創50指數大漲7.23%,這是繼8月22日暴漲8.59%之后的第二次發飆,只因為芯片股在該指數成分股中權重高達60%。
有1只科創芯片ETF,盤中竟然差一點20cm漲停,比單只股票更猛。
與此同時,大多數個股中規中矩,呈現一種觸底反彈的走勢。
A股芯片股的狂飆,除了國家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的刺激外,也受英偉達合乎市場預期的業績的影響。
盤后,市場各方高度關注芯片股走勢,焦點主要集中在寒武紀這只新股王身上。

當日,寒武紀盤中最高觸及1595.88元,收盤1587.91元,大漲15.73%。
收盤后,這只芯片股股價正式超過貴州茅臺(600519.SH),后者當日收盤價1446.11元。
歷史上,曾有不止一只股票的價格超過茅臺,但最后無一例外跌下來,有的跌得很慘,股價較高點跌去90%,真的是慘不忍睹。
這種現象,被投資者稱作“茅臺魔咒”。
如今,寒王上位,不少人擔心:寒武紀會不會重蹈覆轍?
客觀而言,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以昨日收盤價,寒武紀盈率高達300多倍,市凈率為113.98倍,最新滾動市盈率高達5117.75倍,遠超行業水平。
按照常規分析,寒王股價當然存在嚴重泡沫。
但是,作為這波科技股行情的龍頭,對寒王的股價,不能簡單以市盈率一概而論。
就像筆者之前分析,在大盤3800附近,寒武紀千元價位以上,沖進來買股的人,壓根就不是沖著這只股票業績來的。
眼下,這只股票盤子大,股價高,總市值大,流動性好,便于大資金進出。很多人抱著賭一把,一個漲停板就走的超短線心態介入。至于其業績如何,他們根本不會在乎。
這一點,從近期龍虎榜上資金進出,就可以清晰看出。

8月12日、14日、22日,寒武紀三次登上龍虎榜,先后出現了滬股通專用、機構專用、知名游資席位及境外機構身影。
這些資金博弈態勢十分明顯,大部分席位都是雙向操作,“左手買右手賣”。隨著股價不斷攀升,部分資金已出現離場跡象。
以22日為例,滬股通專用席位,分別位居11.48億元買入首位和12.86億元賣出首位,凈賣出1.38億元。
8月28日,滬深兩市成交2.98萬億,其中,科創板成交金額3552億元,占比11.92%。
當日,寒武紀成交金額260億元,換手率4.26%,均創了近期新高。
這一天,寒武紀沒有登上龍虎榜,機構、游資、北上資金的表現無從得知。但其最新融資余額107.70億元,環比上一日增加15.65億元,在科創板中排名第一。

總而言之,目前活躍在寒武紀這只股票里的資金,風險偏好極高。
事實上,自打這只股票股價上千元之后,就與普通投資者沒什么關系了,散戶誰會拿十幾萬買100股放在手里?這一點,與股價上千元后的茅臺,情形大同小異。
昨晚收盤后,寒武紀寒武紀公告稱,公司股價漲幅過大,投資者參與交易可能面臨較大風險。此外,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營業收入為50億元至70億元。
此前,不少人預計,寒武紀全年凈利潤能上百億。
這與公司自身的公告數據,相差甚多。
8月29日,芯片股大多數跳空低開,寒武紀早盤開盤下跌6.80%。
于是,有人就問:AI芯片炒作是否已結束,寒武紀股價是否已見頂?
一般而言,一波行情的主線及其龍頭股,不會走出脈沖式的尖頂,即使做頭也應該是復合型頭部,給入局者一個逃頂機會。
原因無他,進入龍頭股的資金很雜,持倉成本不一樣,總有資金希望趁大盤走好,繼續折騰,賺一些快錢,從而導致股價會不斷沖頂,給人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具體到寒武紀,建議還是要多加小心,因為這只股票從底部起來后,迄今漲幅太大了。

早在2022年4月,寒武紀最低見到每股46.59元,迄今漲幅超過3000%;即使從去年9.24行情之前,8月底的256.69元算起,到昨日收盤漲幅也超過600%。
因此,即使這只股票能夠到達高盛所預言的1800元附近,目前進去也沒多大賺頭。
那么,誰是這只大牛市暴漲的既得利益者呢?
從財報股東數據看,除了創始股東,就是科創50ETF以及早就潛伏其中的私募大鱷。
財報顯示,去年年底,知名牛散章建平就進入寒武紀,持倉533.88萬股。今年一季度,章建平再度加倉74.75萬股,持倉量達到了608.63萬股;6月末,持倉一直未變。
據此推算,如果章盟主沒有減倉,僅僅8月份,他就在寒武紀身上大賺48億。


這時候,闖進去的資金,除了賺一個漲停板就走人的超短線,大部分人其實是刀口舔血,在為章盟主這樣早就潛伏的資金做嫁衣裳。
今天是周末,如果一定要表明一個態度,筆者個人以為:行情走到4000點附近,以寒王為代表的科創50指數這么亢奮,最好的選擇就是降低倉位,免得一心掛兩頭,下周利利落落地看九三閱兵。
猜你喜歡
保衛2500點:韓國股市十年不漲之謎
韓國股市與經濟基本面背道而馳,一直在保衛2500點,這可能是比分析日本市場能夠帶給我們更多啟發的地方。以鄰為鑒,我們將嘗試解開韓國股市十年不漲的謎團。
公司研究室
共1454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