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影子下的 “花鴨借錢”,難覓合規曙光?
來源:柒財經 陸易
距離助貸新規(《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正式實施不足2個月,在名單制管理趨勢的推動下,一個很明顯趨勢:無論銀行還是消費金融公司,都正在優化布局,將資源向頭部助貸平臺傾斜。
換言之,助貸新規落地實施同時,也是對助貸機構進行篩選過程,要求上既要具備較強的風控能力,同時也要符合監管的要求,金融服務一定在合規陽光大道上穩步前行,而非身處在黑暗處“暗箱操作”。
此背景下,柒財經注意到,一款名為“花鴨借錢”APP,其宣稱合規經營、安全保障、方便快捷。那么,真的如宣傳所言這般嗎?

01
新規倒計時,合規曙光難覓
“花鴨借錢”APP顯示,資金提供方為黑龍江晟唐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晟唐網絡小貸”)等。而晟唐網絡小貸同時還是“花鴨借錢”APP運營主體以及助貸服務方。
按監管要求,互聯網小貸公司在本省范圍內開展互聯網貸款,實繳資本要求10億元以上;在全國范圍內發放互聯網貸款,實繳資本不得低于50億元。對于晟唐網絡小貸而言,注冊資本僅有3億元,意味著在扮演資金方角色時,所能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對于助貸,新規最大討論焦點是對24%利率紅線的劃定。也就是說,對于聚焦在24%至36%利率區間的中小助貸機構而言,無疑造成巨大沖擊。而“花鴨借錢”APP顯示,年化利率:預估10.95%-35.9%。很顯然,利率超過24%的借款服務,并不符合監管要求。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用戶反映,2025年5月,其在花鴨借錢平臺上借款5000元,十二期每期還款566.67元,總共需還款6800元。按此來計算,1800元借款成本占5000元本金的36%。對此,該用戶表示,希望調整利率,并取消擔保費用。

另一個投訴顯示,借款人反映,在花鴨借錢平臺借貸,其中存在1400元所謂的“會員費”還有幾百元的擔保費。然而,平臺并未有任何所謂的會員服務。

此外,國際金融報曾報道,一名用戶稱通過“花鴨借錢”平臺借到6600元,分12期還款,每月本息還款889.08元,翻看賬單才發現被額外收取了1048.72元的擔保費,還有每月38.92元的服務費,綜合算下來,借款年化利率超過36%。
需特別指出的是,助貸新規指出,商業銀行應當在合作協議中明確平臺服務、增信服務的費用標準或區間,將增信服務費計入借款人綜合融資成本,明確綜合融資成本區間,同時明確平臺運營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費,增信服務機構不得以咨詢費、顧問費等形式變相提高增信服務費率。
監管明確控制綜合融資成本,直接指向了定價超過24%的產品。一方面通過規定將利率嚴格控制在24%以下,從定價源頭進行規范;另一方面,借助成本控制手段,有效切斷資金流向利率超過24%領域的通道。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以600億元規模為分界線,600億以上的助貸平臺,無論是自有流量的頭部平臺,還是客群穩定的非自有流量平臺,定價普遍在24%以下;600億以下的腰部及以下平臺則多以利潤為導向,大多以36%資產為主、24%資產為輔;而規模低于300億的平臺,仍在追求規模擴張,堅持高定價策略,風險水平相對偏高。
為切實滿足合規要求,年化綜合成本高達36%的助貸機構,將被銀行、消費金融機構排除在合作范圍之外。對于“花鴨借錢”,在助貸新規正式實施僅剩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從當前情況來看,其要達到監管要求,顯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實現難度頗高。
02
個人信息一鍵“共享,引安全隱憂
在實際的注冊體驗過程中,柒財經注意到,“花鴨借錢”不是上述問題,還存在個人信息被多家平臺共享情況。
柒財經在填寫個人信息申請,其中一頁面可查看放款機構,這些平臺同樣屬于助貸機構范疇。不僅如此,用戶還需要同意授權,允許“花鴨借錢”合作方按照規定向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查詢、打印、保持、使用個人信息。
相關頁面顯示,“點擊即代表同意上述所有協議”,而協議包括《注冊及授權協議》《委托擔保書申請及征信授權書》《相關授權合同》《個人信息共享授權特別協議》等。
這意味著,“花鴨借錢”的運營模式并非依據借款人所填寫的詳細信息,運用科學的風控模型對借款人資質進行嚴謹審核,進而精準確定授信額度,并將其合理匹配給銀行等資金方。而它采取的是一鍵授權的簡便粗暴方式,將借款人的個人信息“共享”至其他助貸機構,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金融行業規范的風險管理原則,也引發了對于借款人個人信息安全的深切擔憂。

03
運營方“身世”揭秘:曾與PPmoney關系匪淺
事實上,晟唐網絡小貸此前來頭“不小”。天眼查顯示,晟唐網絡小貸原名黑龍江瀚華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黑龍江瀚華網絡小貸”),曾隸屬于港股上市公司瀚華金控。
2020年4月,瀚華金控以3.588億元價格將黑龍江瀚華網絡小貸100%股權轉出,買方包括4家公司,分別為深圳釩鈦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釩鈦信息")、廣東利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法柯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凌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40%、20%、20%、20%。
其中,釩鈦信息正是 “花鴨商城”運營方。釩鈦信息的股東最初為侯梨智,曾任P2P平臺PPmoney創始人之一、萬惠集團總裁。如今,晟唐網絡小貸的大股東仍為釩鈦信息,兩家公司法定代表均為李志宇。
而李志宇擔任法人的另一家企業——新余潤百邦網絡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2018年4月以前投資人分別為萬惠集團董事長陳寶國、PPmoney CEO胡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數字金融周報|中國平安增持中國太保H股;招聯消金上半年凈利潤15億元
數字金融周報|香港金管局稱初期僅批數個穩定幣牌照
WEMONEY研究室
共2908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