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旗下支付機構安全漏洞懸而未決,又因勞動糾紛成被執行人
文|文心
近日,WEMONEY研究室發現,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新增一條執行信息,京東科技旗下支付機構網銀在線(北京)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勞動爭議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49萬元。立案時間為2025年8月11日。
這是京東體系今年第二次出現在執行名單上——四個月前,京東主體公司新增兩起執行案件,標的分別為4396元和4010元。
支付安全問題比勞動糾紛更觸動消費者神經。網銀在線被用戶投訴京東支付存在異??劭睢⑵墼p性收費等行為。
1.支付安全面臨信任危機
網銀在線成立于2003年,是國內最早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之一。2011年5月,該公司獲得首批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目前業務類型為“儲值賬戶運營Ⅰ類、支付交易處理Ⅰ類(北京市)”。
今年2月,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公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網銀在線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被處以101.73萬元罰款。
此次成為被執行人,源于與前員工的勞動爭議。法院判決網銀在線需賠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金額。
京東自身也面臨執行案件困擾。今年4月公開信息顯示,京東新增兩條強制執行案件,執行標的合計8406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其歷史終本案件共5起,總執行標的9.11萬元,但未履行金額高達7.96萬元,未履行比例達87.37%。
法律界人士指出,企業終本案件高未履行率可能反映執行難度或內部管理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明表示:“電商平臺涉及交易鏈條環節長,需強化履約監督,避免因末端執行不力損害消費者信任?!?
2.消費者投訴支付漏洞
黑貓投訴平臺上,有用戶表示,京東平臺“話費充值欺詐性扣費”,稱參與“充值5元話費僅需0.1元”活動,實際卻被扣款6.87元。在支付過程中無金額確認提示,未展示實際扣款金額,致未能及時發現異常。
更嚴重的是白條盜刷問題。2025年3月至今,各地出現大量京東白條疑似被盜案,受害者自發組建了456人維權群。
典型案例中,任先生表示今年4月26日上午,接連收到京東白條還款短信,登錄后發現,賬戶從4月20日起出現多筆異常消費,并通過京東白條支付。當天,任先生向商洛市公安局商州分局報案,之后警方以網絡詐騙罪立案。與此同時,任先生與平臺方展開交涉,申請《京東金融賬戶安全百萬保障》理賠。4月26日,京東金融平臺以“系統判定為本人操作”為由駁回申請。
期間,任先生接連收到京東白條的催款電話和短信,有催款短信顯示,對方直呼任先生姓名,并指出其身份證所在地址,稱“京東問題不處理了是吧?” “請盡快趕回配合調查?!?
眾多受害者向京東金融申請《京東金融賬戶安全百萬保障》理賠,均被以“系統判定為本人操作”為由拒絕。
此外,早在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公布了一批針對支付機構的行政處罰信息。其中,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網銀在線”)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被罰款101.73萬元。同時,網銀在線風控負責人趙某被罰款5.13萬元。從違法行為類型來看,網銀在線本次因反洗錢不力被罰。
這些處罰反映出網銀在線在合規管理缺陷、白條賬戶的安全漏洞等方面仍面臨挑戰。
作為京東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網銀在線對京東電商業務的支付環節起到了關鍵支撐作用。這些問題不解決,將會影響整個業務的合規發展。
猜你喜歡
2025上半年消金融資圖譜:金融債121億、ABS近100億,利率普降至2%創歷史新低
告別規模擴張:低成本融資時代,消金機構比拼精細化運營
WEMONEY研究室
共2898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