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看不到奇跡
出品|派財經(ID:paicj314)
文|王飛澍 編|派公子
龔宇或許從來都沒有想過,愛奇藝的盈利之路竟如此艱難。
雖然早在2018年即已實現美股上市,也早早在國內率先扛起了版權獨播、自制內容的大旗,長視頻也是所有人都看好的優質賽道,但穩扎穩打的愛奇藝始終無法扭虧為盈。不止如此,股價也猶如過山車一般,從高峰46.34美元/股,跌至近日的8.5美元左右。
深陷資金困境的愛奇藝,不得不開啟了港股二次上市的歷程,不久前,據彭博社報道,愛奇藝考慮籌集5億美元,最快今年底在港上市,并考慮將美國銀行、高盛和法國里昂證券作為其上市承銷商。
對比納斯達克上市時的22.5億美元募資額,本次的5億美元顯然略顯單薄,但這對缺錢的愛奇藝來說仍是一棵稻草,不過,這筆融資能不能帶愛奇藝走過陰霾卻令人擔憂。
受傷的總是愛奇藝
誰能想到,《掃黑風暴》的熱播竟然成了愛奇藝命運的轉折點。
由于超前點播侵害觀眾權益,9月上旬,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奉勸長視頻平臺“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文章,直斥超前點播是“視頻網站在制造焦慮誘發用戶消費”,是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不久后,感受到壓力的視頻網站開始調整超前點播政策,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也跟著表態:“不斷提升會員消費體驗和滿意度是我們長期努力的目標,哪怕短期收益受損。” 但也有消費者不禁要問,既然會員消費滿意度最重要,為什么還當初要搞超前點播?而且還一搞就是兩年?
實際上,雖然愛奇藝在本次風波中被罵得最狠,但根源還真不是從愛奇藝而起。
2019年6月,騰訊視頻上線的獨播網劇《陳情令》首次出現超前點播功能,觀眾可以選擇提前解鎖包含大結局在內的最后五集,每集6元。此番操作一出,讓處于虧損之中的長視頻選手們瞬間找到了財富密碼,紛紛開始效仿。到2019年12月熱播劇《慶余年》上線,愛奇藝宣布VIP用戶可以用50元的價格購買“超前點播”,正式加入了超前點播的行列。
雖然,超前點播的價格并不高,但對愛奇藝來說卻十分重要。原因很簡單,愛奇藝太缺錢了。
自2018年上市披露業績數據以來,愛奇藝的虧損步伐從未止歇。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愛奇藝營收分為250億、290億、297億元,而同期凈虧損為 91億、103億、70億。三年累計虧損264億。
不難發現,自2019年底第一次試水“超前點播”之后,愛奇藝在2020年的虧損額明顯收縮,這其中當然還有開拓其他業務線的因素起作用,但是超前點播的業務貢獻依舊非常顯著。以《慶余年》為例,從開啟超前點播到下周更新前,提前點播的 6 集,最少的一集播放量為 400 多萬,最多為 700 多萬。那么,如果以最低 400 萬播放、每人 50 元計算,《慶余年》一部劇的超前點播至少讓愛奇藝入賬 2 億元。
再以今年年初大火的《贅婿》為例,財報顯示,《贅婿》上線的今年一季度中,愛奇藝會員收入重回正增長態勢,回到去年一季度水平,達 43 億元。
云合數據顯示,《贅婿》和《慶余年》的全網有效播放量均在 50 億左右,如果以《慶余年》的超前點播收入水平粗略計算,一年半時間里,愛奇藝 7 部頭部超前點播劇集,帶來的整體收入或至少 15 億元。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Q2,愛奇藝營收達到76.08億元,凈虧損為14億元,虧損額同比下降4.1%,這也是愛奇藝連續五個季度虧損收窄。
不過,這一收入隨著愛優騰調整超前點播,愛奇藝將難以避免的再次陷入虧損無法掌控的局面。實際上,超前點播并非愛奇藝今年以來的首次打擊,5月份,受追星粉絲“倒奶事件”影響,愛奇藝的王牌綜藝《青春有你》遭遇停播。
起初,龔宇的態度還頗為樂觀,在一季度財報會議上提到:“未來的選秀節目那如果投票的話只能是全免費,對于廣告收入的影響我們還在評估中,但是我們初步看這個廣告收入的影響有,但是不會很大。”
但龔宇顯然低估了這一事件的影響,9月,廣電總局正式發布通知,明確禁播偶像養成類節目,目標直指愛奇藝的《青春有你》和騰訊視頻的《創造營》。無疑,愛奇藝引以為傲的綜藝節目被迫終止,繼續靠追星粉絲獲取流量和收益的想法,只能落空。
作為創收最為重要引擎相繼熄火,這對于愛奇藝而言可謂雪上加霜。根據財報,截止2020年底,愛奇藝所持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為143億元,但到了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僅剩余123億元。
因此,中信證券研報在總結愛奇藝的風險因素時提到,融資困難會導致現金流斷裂風險。在愛奇藝的招股書中也提到,自己可能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償還巨額債務。
現在,愛奇藝已經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持續巨額虧損之下,應該如何尋找新的盈利突破口?在外有勁敵的情況下,又該如何繼續修筑自家護城河?相信,眼下的愛奇藝應該是有些迷茫的。
長視頻內卷,愛奇藝無奈
愛奇藝究竟何時才能盈利?龔宇對此曾有過多次表態,但時至今日這樣的表態似乎越來越少被提及,時間線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實際上,不只是愛奇藝,整個長視頻行業都陷入了盈利的焦慮,無論是現在的愛優騰、還是曾經的土豆、搜狐、pptv、迅雷,除了芒果TV,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能實現盈利。不止沒有實現盈利,有媒體曾經采訪數十位從業者得到信息:這場長達十年的長視頻戰爭,吞噬掉的資金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
這絕對是龔宇所始料未及的。
1996年,畢業于清華的龔宇留學歸來,兩年后同門師兄張朝陽創立了搜狐,而龔宇也創建了一家綜合門戶網站焦點網。此后,幾經輾轉,2003年龔宇進入搜狐成為張朝陽的同事,并擔任首席運營官。
到2009年,百度開始籌建愛奇藝,據說當時李彥宏為了給愛奇藝找一個合適的CEO,讓hr列了一個?達100人的候選人名單,后來龔宇被選中。當時的百度正處于企業歷史上最為高光的時刻,市值位居互聯網行業首位,BAT之稱首度出現。
41歲的龔宇一上?,李彥宏就送了他三樣東?,流量、錢和一個行業排名前幾的pps視頻業務——2013年5月,愛奇藝大股東百度以3.7億美元收購了視頻網站PPS影音,與愛奇藝合并,規模不斷擴大。
在流量扶持方面,愛奇藝從成立一直到2018年上市,百度一直就在不計成本的給愛奇藝導流,高峰時期,百度甚至為愛奇藝貢獻了超過85%的流量;在錢方面,百度也同樣不含糊,2012年百度的內容成本是2.151億,總營收占比0.9%。但到了2018年,他的內容成本竟然高達73億元,同比增?96%,總營收占比7%。
熟悉龔宇的人,都會對他身上的儒雅氣質印象深刻,而事實上,龔宇在長視頻賽道上的表現也同樣印證了這一氣質。
有了百度的全力支持,愛奇藝的唯一目標就是賺錢。與當時視頻網站的盜版視頻不同,龔宇想以視頻獨播和自制內容致勝,這無疑是一條“守正”之路,但同時也是一條無比艱難之路,只是當時的龔宇沒想到,這條路竟會如此艱難。
2013年視頻行業大洗牌之后,2014年,受到巨大關注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愛奇藝上獨播,讓其收獲了巨大的播放流量和巨額的廣告收入,購買了獨家版權的極高性價比讓愛奇藝嘗到了甜頭。2016年,愛奇藝在獲得了《太陽的后裔》的獨播權后,付費會員驟增50%,僅會員費就增加約1.9億元的收入,更不用說廣告費。
然后就是自制內容,2015年,由李易峰、楊洋、唐嫣等一線流量明星主演的《盜墓筆記》在愛奇藝上線,憑借單集500萬的精良制作讓人眼前一亮,也讓會員付費開始被觀眾逐漸接受。《盜墓筆記》播出后,短短幾天內,愛奇藝VIP會員從500萬激增至760萬,即一部劇就讓愛奇藝會員猛增50%,后臺應對不足,以至于#愛奇藝崩了#沖上微博熱搜。
隨后就是《延禧攻略》《偶像練習生》《中國新說唱》《隱秘的角落》等頭部內容均大獲成功,這讓愛奇藝聲望升至頂點,在此期間,愛奇藝還抽空去納斯達克上了個市,股價也曾飆升至46.34美元的最高點。
但視頻行業并非只有愛奇藝的獨角戲,做獨播與內容也不只是愛奇藝的決心。當愛奇藝扛起版權與優質內容制作的大旗時,老對手騰訊視頻、優酷,以及新貴芒果TV迅速跟進,在優質內容領域展開激烈角逐,而這一競爭之下,最開心的當屬藝人經紀公司,而視頻方和消費者卻只能掏錢買單。
以版權費為例,2006年,《武林外傳》一集的版權費僅僅為1250塊;到了2011年,《步步驚心》一集的版權費就漲到了70萬以上;2016年,《如懿傳》一集的版權費達到了900萬。十年時間里,版權費竟然漲了7200倍。
這樣的內卷,確實讓中國視頻行業走向了內容為王的良性競爭,但另一方面卻也為愛奇藝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粗略計算,11年來愛奇藝虧損總額就達到450億上下。其中2018-2020年累計虧損了91億、103億和70億,總計達264億。而且,目前愛奇藝自制劇資產占比已達50%,龔宇表示,未來一到兩年內,公司的目標是將頭部自制劇集的占比提升至60%-70%。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燒錢的態勢還完全看不到終點,此前騰訊副總裁孫忠懷就曾透露,騰訊視頻過去3年投入的內容成本已經超過500億元,并且未來三年仍將投入超過千億元。而優酷、芒果TV也憋著一股勁,在內容制作投入上絲毫不遜。
但這就苦了愛奇藝了,近年來,百度早已不復當年,做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造車,都是燒錢不見底,且短期內難以大規模盈利的業務,也難怪百度將出售愛奇藝的消息頻頻出現。反觀其他對手,騰訊視頻與優酷背后都是財大氣粗的騰訊和阿里,芒果TV已實現盈利,資金壓力都不似愛奇藝般迫切。
因此,在決出最終的勝負之前,愛奇藝去海外上市似乎也就成了必選之路。但縱然如此,燒錢動輒數百億元的視頻賽道里,愛奇藝仍是最脆弱的那一個。
短視頻帶來的焦慮
“(二次創作)不僅打擊了頭部創作者的創作熱情,更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影響了行業的長期發展,最終導致用戶、創作者、影視從業者、平臺等多方利益受損。”在6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龔宇如此表達其對短視頻二次創作的不忿。
一時間,長短視頻之爭再次被擺在了臺面上。
實際上,在短視頻剛剛誕生之初,長短視頻不僅相安無事,還度過了一段相當甜蜜的蜜月期,彼時,因為短視頻二次創作能夠增加影視作品的曝光量,為愛優騰的獨播、自制內容導流,愛優騰甚至對其持歡迎態度。
但隨著短視頻開始侵蝕長視頻時長、長視頻用戶規模觸及天花板,兩者的火藥味也變得濃郁起來。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長視頻用戶人均每日觀看時長為25.2分鐘,較2019年減少了10.1分鐘,同比減少28.6%。
用戶時長的減少,大幅壓減了愛奇藝獨播版權和自制內容努力所帶來的收益。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短視頻時長份額達到19.5%,遠高于在線視頻的7.2%,成為僅次于即時通訊的第二大互聯網行業。
這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愛優騰長視頻玩家的廣告收入,其中,廣告收入下降最為明顯的還是愛奇藝。財報顯示,2018-2020年,愛奇藝的廣告營收逐年下降,分別為93億、83億、68億元人民幣。今年一季度19億元,與去年四季度持平,二季度為18億元。
前國金證券分析師裴培指出:“現在品牌方越來越愿意去投抖音、快手、B站乃至視頻號投放,只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視頻平臺維持很低水平的投放。”
同期,短視頻行業的廣告收入增長近30%,反超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組成的長視頻陣營。據悉,快手2017-2019年的廣告收入年復合增速336%,2020年上半年就實現廣告營收71.62億元,同比增長222.5%。
這樣的現狀,再度增加了愛奇藝等長視頻玩家的盈利難度,而更令愛優騰們難受的是,短視頻的崛起已經成為主流的同時,長視頻已經觸碰到了行業天花板。以愛奇藝為例,到2019年,其會員規模達到了1.069 億的規模,創下新高。但到了2020年,即使在疫情宅經濟之下,會員數量不增反減,下降到了1.017 億,減少了520萬,形勢再度嚴峻。
而與此同時,版權購買、內容自制的錢卻沒有減少,以版權費為例,愛奇藝2018年-2020年,版權費分別花費211億、222億、209億,今年上半年在內容上也已經花出去了105億,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一趨勢未來將只增不減。
當然,愛奇藝并非一直都是被動防御的姿態,為了找到新的增長曲線,近年來,愛奇藝開始了其他業務領域的擴張。比如,在2020年,愛奇藝推出以7-10分鐘內容為主、面向短視頻用戶的APP“隨刻”,又推出針對下沉市場的手機使用特點的愛奇藝極速版,來覆蓋主站之外的用戶。2019年底,愛奇藝甚至還宣布開始進行海外市場的探索。
除此之外,愛奇藝還提出了以視頻為主體的“蘋果樹”商業模型,除了視頻以外,還包括文學、漫畫、輕小說、電影票、商城、游戲、直播等7種業務。之后,愛奇藝在這些領域先后上線愛奇藝閱讀、愛奇藝泡泡、愛奇藝知識、飯飯星球、手游產品等獨立APP。
但客觀而言,愛奇藝的這些業務都沒能取得突破,因此也被歸于財報中的“其他業務”行列,視頻業務仍是絕對的主業。今年Q2財報顯示,愛奇藝其它業務的營收達到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0%,占總營收的16%,還遠遠無法扛起盈利的重任。
“我是個不信風水的人,但在做愛奇藝前,有個股東算過一卦,愛奇藝要么大勝,要么一無所有,現在我越來越堅信,我們會是前者。”曾經,滿懷信心的龔宇認為在長視頻賽道里,愛奇藝肯定能夠笑到最后,但現實卻如此殘酷,虧損不斷的愛奇藝離龔宇口中的“前者”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但愿,愛奇藝會有奇跡發生。(完)
猜你喜歡
愛奇藝2023總營收319億元 ,持續鞏固“多樣化高品質內容制造者”標簽
2月28日,愛奇藝(NASDAQ:IQ)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派財經
共1004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