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財報喜憂參半:收入、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中國區云服務訂單下降 數據中心增速放緩
文|曲奇
近日,要回歸A股的聯想集團,交出來一份收入和凈利潤皆創歷史新高的季度財報。聯想單季營收172.5億美元,時隔23個季度再超20%;歸母凈利潤3.9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53%。與此同時,伴隨著聯想不斷上漲的股價,市值超1200億港元,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這份財報里,可喜的是,聯想的王牌業務——PC業務重現活力,全球市場份額繼續擴大,單季收入增長27%;數據中心業務虧損收窄,盈利能力提高。然而,縱觀多個季度數據,數據中心業務被聯想視為轉型成功的關鍵,但收入始終未能進一步突破,單季收入始終在17億美元以下,創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時隔23個季度
聯想收入增速再超20%
財報顯示,聯想集團2020/2021財年Q3(2020年10月—12月)營收172.5億美元,同比增長22%。疫情帶動PC銷售增長的背景下,聯想大象起舞,Wind數據顯示,自2014/2015財年Q4以來,時隔23個季度,聯想收入增速再次超過20%。
PC業務是驅動聯想收入高增長的動因,報告期內,聯想PC業務收入140.11億美元,同比增長27%,在總收入中占比81%。而上一財年同期,PC業務的收入增速只有3.2%,報告內,PC收入增速大幅提高23.8個百分點。
疫情推動下,在家辦公、游戲、在線教育成為大眾的需求,從而使電腦成為一時的剛需,也讓聯想PC業務再現活力。財報顯示,受在家辦公的需求影響,輕薄筆記本出貨量同比增長54.7%,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5%;游戲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58.4%,收入同比增長60.9%;在線學習促使Chromebook出貨量同比增長281%,收入同比增長370%。
國際數據機構 IDC的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 26.1%,達到了9160萬臺。其中,聯想出貨量2312萬臺,同比增長29%,市占率25.2%,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
而聯想的老對手惠普,出貨量1913萬臺,同比增長11.3%,市占率由23.7%下降至20.9%。根據惠普的財報,報告期內,PC銷售收入為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
疫情拉高了PC行業中短期的成長空間,以PC為支柱的聯想因此交出來一份靚麗的財報,PC出貨量高于市場整體水平,市占率拉大了與第二名惠普的差距;單季度收入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PC業務除稅前凈利潤達9.25億美元,同比增長35%,除稅前凈利率6.6%,也創下歷史新高。
只是,當疫情過去后,聯想的PC業務能否保持現在的勢頭是有疑問的,中長期來看,聯想仍有不小的挑戰。
數據中心業務增速放緩
中國區云服務訂單減少
在這份亮眼的財報里,聯想集團PC收入的高增長固然可喜,但數據中心業務增長大幅放緩的跡象則讓人擔憂。
2020/2021財年第3季度,聯想數據中心業務收入16.34億美元,同比增長2%,收入占比9.5%。2020/2021財年前3季度,數據中心業務總收入47.25億美元,同比增長10.2%,收入占比10.5%。
楊元慶曾說,聯想集團轉型成功的“里程碑式”標志是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占比達兩位數以上。從收入占比來看,聯想依然在轉型成功附近徘徊。
但從多個季度數據來看,聯想數據中心業務始終未能有較大突破。自18/19財年Q1之后,聯想用了10個季度才再次刷新該業務收入新高,但也未能突破17億美元。
財報中提到,報告期內,云服務收入僅同比增長4%,而20/21財年Q1,數據中心業務的高增長,正是靠云服務推動的。其中,云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1%。
此外,聯想在財報中提到,云服務在中國區以外實現了雙位數的銷售增長。在中國,利潤較低的云服務訂單減少,盈利能力較好的企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10%。
IDC報告顯示,2020年Q3中國公有云市場的云計算服務商前3是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而聯想并不在前10之列。
反映到利潤上,報告期內,數據中心的除稅前凈利潤為-0.33億美元,虧損同比收窄0.13億美元。而20/21財年Q1,數據中心的除稅前凈利潤為-0.58億美元,同比擴大0.07億美元。
聯想從一家PC廠商向智能化、數據化轉型的關鍵就在于數據中心業務,該業務能否持續保持增長,且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對聯想的未來很重要。
難摘 “組裝廠” 的帽子
營收3000億研發投入不足百億
對于聯想要回歸科創板上市一事,市場關注的要點之一就是聯想的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高。
2021年1月,知名數據調研機構incoPat發布的《2020年公告發明授權專利年報》,公布了國內外企業2020年在中國所獲得的專利授權數量排名。其中,聯想以1166件位列第15位,排名靠前。
一年有上千件專利公布的聯想,為何頻頻被外界認為技術含量不高呢?除了長期以來PC廠商的形象深入人心外,研發投入偏低也是外界對其抱有成見的原因之一。20/21財年Q3,聯想研發費用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6.7%,但研發費用率反而下降了0.13個百分點,只有2.3%。
近期,楊元慶稱,如果能夠回科創板上市,聯想將是現有科創板企業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
2020年前9個月,聯想研發費用總計為9.87億美元。根據Wind數據,2020年前9個月,科創板研發費用最高的4家公司分別是中芯國際、君實生物、奇安信、天能股份,研發費用分別為34億元人民幣、12億元人民幣、8.7億元人民幣、8.6億元人民幣,總計63.3億元人民幣,這4家公司的研發費用加起來才和聯想差不多。但是,這4家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120%、47%、3.4%,均高于研發投入比2.5%左右的聯想。
聯想作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國人對其有更高的期待,聯想想要擺脫“組裝廠”的標簽向技術公司轉型,必須要在研發上多下功夫,多創造一些核心技術。
楊元慶2019年曾說過,聯想要向技術公司轉型,未來技術研發投入增長速度會超過每年的營收增幅,目前聯想每年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用于技術研發。
以自然年算,2020年聯想營收為556.91億美元(約330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7.4%;2020年聯想研發投入為13.85億美元(約9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1.9%。顯然,聯想的研發投入增速和投入總額均未達到楊元慶所說的標準。
聯想是疫情的受益者,但當疫情過去后,聯想能否繼續起舞,是市場和投資者更為關注的問題。回到科創板的聯想,可以更好地享受中國資本市場的紅利,聯想如何將紅利轉化為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則是更為重要的課題。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312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