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頭永雄股東再變更!分子公司大多注銷 新設公司涉農業領域?
上市之路屢遭折戟的催收巨頭永雄最近有了新動向。
繼今年4月份股東陣容發生變化后,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雄)日前又迎來一波工商信息的大變更。
不僅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紛紛提升,同時股東行列還新添5位新面孔,包括一家注冊地疑似在美國的外資企業。
隨著監管日益趨嚴以及對暴力催收的不斷打擊,再疊加疫情沖擊以及復雜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催收“越來越難干”已成為行業共識。
在此背景下,即便是行業巨頭的永雄,也在不斷調整自身結構試圖適應催收行業的巨變。
不過,即便多次變更股東,永雄仍舊掌控在譚曼及其妻子周小芳的手中,二人仍占據永雄絕大部分的股份比例。
01
疑似引入外資
又新增5家股東
日前,催收巨頭永雄發生多項工商信息變更引起外界關注。其中,變更的項目包括注冊資本、實收資本、企業類型、股東陣容等等。
此前,永雄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人民幣,實收資本僅為970萬元人民幣。此次變更后,永雄的注冊資本升至7493.5369萬元人民幣,實收資本增至6000萬元人民幣。
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的增資比例分別達24.89%和518.56%。
股東陣容方面,變更前的永雄只有三大股東。而此次增資,永雄引入了5家新股東,股東數量增至8家。
據企查查顯示,這五家新晉股東分別是長沙良哲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長沙恒聰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長沙創尚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長沙標賢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EP NEXT CHINA FUND I,LLC。
其中,最后一家疑似是一注冊地位于美國的外資企業,不過詳細信息未能查詢到。同時,永雄的企業類型也由原先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變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非獨資)”。
企業類型中多了“外商投資”的標簽。
不過,即便股東行列中新引入了5家企業,但查看五家企業對永雄的持股比例會發現,持股份額均較小。
其中,新增股東中持股比例最大的是長沙良哲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對永雄的持股比例為10.665%,然而這家企業由譚曼妻子周小芳持股99%實際控制。
而其余四家新增股東對永雄的持股比例均小于5%,背后大多也都有周小芳的身影。
02
年內股東頻繁變更
分子公司大多注銷
事實上,在本輪工商信息大變更之前,永雄的股東陣容在今年內就已發生多次“換血”。
在今年1月份,上海珩雄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從永雄股東行列中退出。
此后,永雄由譚曼持股85%實際控制并擔任總裁;二股東為譚曼、周小芳合計持股逾93%的湖南裕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為15%;三股東是持股3%并擔任董事長的周小芳。
然而,時隔三個月,永雄再次發生股東變更。擔任永雄董事長職務的周小芳退出永雄股東之列,其直接持有的永雄3%股權,由長沙永雄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長沙永雄)承接。
當然,承接周小芳3%永雄股權的長沙永雄,也由譚曼、周小芳夫婦控制,二人對這家公司分別持股70%、30%。
只不過,經過此次變更,擔任董事長的周小芳由直接持股永雄變為通過法人企業間接持股。
據了解,間接持股有利于節稅、公司股權穩定,同時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如果股東存在抽逃出資、濫用公司人格等行為,需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自然人股東直接承擔連帶責任,而法人股東則以公司資產承擔有限責任。因此,法人股東有利于背后的股東規避風險。
即便屢屢變更股東,但永雄的絕大部分股權仍集中在譚曼、周小芳夫婦手中。股權穿透后,二人在永雄的最終受益股份合計接近9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股東頻頻更換之余,永雄還在不斷縮減對外投資以及旗下分支機構的數量。
企查查顯示,永雄目前對外投資的子公司有27家,然而處于存續狀態的只剩下7家,其余20家子公司已全部被注銷。
而被注銷的子公司中,有的甚至成立時間才剛滿一年。
分支機構方面,企查查顯示,永雄在全國開設有40家分公司,遍及近30個城市。
但是目前,40家分公司中已有19家處于注銷狀態,占比接近半數。
03
行業寒氣逼人
或謀求轉型之路
湖南永雄成立于2014年,公司成立后快速發展催收業務,主要承接一些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無力催回的借款,美其名為“不良資產管理”。
由于催收屬于典型的輕資產業務,據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永雄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催回應收欠款總金額分別為14.36億元、20.54億元和15.56億元。
到了2020年,永雄的催回欠款一度達到4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催收巨頭。
隨著催收回款的不斷攀升,永雄的收入空間也在持續走強。
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永雄分別實現營收7.58億元和5.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7.3%和75.8%。
業績亮眼的情況下,2015年在國內上市受挫的永雄,再次展露奔赴資本市場的野心。2019年10月,美國SEC官網披露永雄的招股說明書,然而不久后,永雄又撤回了IPO申請。
一邊是謀求IPO再次折戟,而另一邊則是行業寒冬的來臨。
眾所周知,由于早期的催收行業門檻較低,催收手段也頗為暴力。
有的從業者對欠款人一天能打出幾十個電話進行催收,甚至有從業者人員會采用一些暴力恐嚇的極端手段,騷擾欠款人家人、朋友,以破壞其形象并讓其丟面子的方式,來達到更好的催收效果。更有甚者,可能還會團隊出動,對欠款者圍追堵截。
面對如此行業亂象,有關部門對催收的監管力度日益收緊。2021年12月,《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試行)》出爐,對催收提出進一步的合規要求。其中,便有未經債務人同意,嚴禁在晚上10點后至早上8點前進行電話、外訪催收;嚴禁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頻繁致電催收。
而永雄的招股書顯示,其主營業務正是信用卡逾期款催收,開展業務主要通過遠程方式(例如電話和短信)或遠程收款提供催收服務。
此指引的落地,對以電催為主的傳統催收機構自然是沉重打擊。此外再加上近兩年疫情的影響,金融行業不良整體呈現抬升之勢,合規催收的工作難度越來越大。
在此背景下,催收公司只有順應監管調整公司結構,提高公司整體素質,保證更加合規合法的催收,才能得以生存發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永雄旗下全資子公司湖南衛成信用風險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成立新化衛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營范圍顯示為家禽飼養、谷物種植、農副產品銷售等等。
此外在去年5月,永雄還成立了一家100%持股的湖南云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永雄董事長周小芳。該公司的經營范圍也是農產品銷售;谷物、水果、蔬菜種植等等。
或許,在行業寒氣逼人的情勢下,催收巨頭永雄也在向其他行業展開嘗試,以圖找到催收業務以外的第二增長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催收巨頭永雄股東再變更!分子公司大多注銷 新設公司涉農業領域?
隨著監管日益趨嚴以及對暴力催收的不斷打擊,再疊加疫情沖擊以及復雜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催收“越來越難干”已成為行業共識。